2018年4月21日,我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周强教授受邀作为主讲嘉宾,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记忆,精神健康和神经科学的未来”为主题开讲。该活动由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同步参与录制,许雨燕主持。
讲座伊始,周强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与神经科学的渊源,并简要介绍了求学从业过程中每阶段的研究方向与思维心路,从远赴美国到回归祖国,从基础生物学到转化生物学,每次转变都是学术的沉淀与经验的积累。主持人问及周强教授如何看待中国以及深圳的生物研究现状,他回答:“中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在结构等生物学领域已领跑世界,与之相比,神经科学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但相信‘脑计划’启动后会呈现崭新的局面。深圳正在积极弥补短板,推进科技和教育创新,以转化为优势夺取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高地。”
随后,周强教授就脑科学为什么重要展开讨论。当今世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压力与不确定性,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焦虑、抑郁以及老年痴呆等大脑疾病的患病率激增,带来了沉重的社会问题与经济负担。在人类已经认识的生物问题中,脑科学仍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对其本质缺乏足够理解,而且对某些重大大脑疾病的预防、诊断与干预缺乏有效手段。为方便观众更好地认识脑,周强教授教授了脑科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其背后的研究历史,例如大脑分区与神经元分类,以及神经元如何协调使脑有条不紊地工作。
接下来,周强教授分别讲解了脑科学中记忆与精神两部分内容。记忆在人的一生中是不断更新又保持一致的,它帮助我们根据相关性规避风险、预测未来,它的结构基础是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处——突触。当突触连接出现障碍时,记忆虽然存在但是我们将无法正常提取。目前通过标记记忆印记细胞,然后利用光遗传技术能够在实验动物上实现对记忆的人工控制。以上科学发现可能有助于我们对老年痴呆做早期干预。焦虑和抑郁是两大主要精神疾病,与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存在相关性。由于精神疾病目前的诊断方法比较局限、不够准确,药物治疗状况也单一、缺乏效果,科学家未来可能会根据大脑的生理与功能的改变对其进行重新定义,以期实现病患的个性化精准诊断与治疗。
最后,关于神经科学的未来,周强教授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科学家们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搞研究,也要在哲学层面做科学。神经科学作为最复杂的生物研究之一,从来不是简单纯粹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人类大脑结构研究以及精神世界探寻,也涉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其未来发展道漫长曲折,但充满了希望。
在讲座结束后的答疑环节,节目组嘉宾与现场观众踊跃提问,周教授一一认真作答,就基因与神经疾病的相关性、老年痴呆的早期诊断、自闭症儿童的复健以及现有检测诊断手段是否可信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周强教授强调,神经疾病的发生并非因为病患意志力薄弱或品格不健全,而是存在大脑病变的事实,我们应抱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主讲人介绍:
周强,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课题组组长、副院长,北京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孔雀团队带头人,深圳市细胞生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老年痴呆症、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等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机理研究与药物治疗,通过电生理与显微成像等技术实现神经递质传导、突触可塑性、神经网络功能等层面的研究。在Nature、Science、Cell以及Neuron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背景链接: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是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与深圳图书馆承办,以“鉴赏·品位”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文化普及活动。自2005年开办以来,讲堂坚持以“弘扬人文精神,发展公共文化,丰富市民生活,提升城市品位”为宗旨,“讲文学、讲艺术、讲科学、讲知识、讲美好人生”,成为深圳建设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