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光明日报 》( 2013年09月18日 01 版))
“北大要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一定要从国际化开始。”近日,北京大学副校长、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海闻在广东深圳西丽的办公室说,“北大是百年老校,而北大深研院是刚刚成立11年的新校,我们就是要让老树发新枝,在深圳开拓出一片国际化办学的新天地。”几年来,北大深研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目标指向非常清晰:办一个国际化的北大新校区。
教授从全球公开招聘
“敢于有梦,强国之梦;梦中有魂,爱民之魂”,是海闻上任伊始给北大深研院毕业生的寄语,也是他多年来追求的理想。海闻1982年从北大毕业后,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取得美国福特路易斯学院商学院终身教职。1995年回国,和林毅夫等成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创始人。
每年开学,海闻都会给深研院全体新生上一堂课——《北大历史与北大精神》,和学子们探讨梦想与责任。
“北大深研院既是北大的,也是深圳的。我们不应简单地办一个北大的二级学院,而是要办一所在南方的北大。我们不当二流,而要勇争世界一流。”与一般异地办学模式不同,海闻对深研院定位很高,“来到这里,我们就是要创新品牌,而不是拖北大的后腿。”
多年海外求学和任教的经历,使海闻意识到,国际化一流高校需要国际化的一流师资,需要国际化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于是,他开始在全球范围“招兵买马”。美国康奈尔大学原校长杰佛里·雷蒙来了,加州大学农业与环境科学院原副院长耿旭教授来了,麻省理工和加州伯克利双博士张化成来了……现在,深研院已拥有150多名毕业于世界名校的全职教师,他们大多把家安在了深圳,一起在这片热土上追逐创办国际一流校区的梦想。
深研院不仅来自世界各国的名师多,而且从世界各地来这里留学的优秀学生也越来越多。最初,深研院只有两位留学生。如今,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名留学生在这里进行留学深造。其中汇丰商学院的国际化学生比例达到15%,跃居国内商学院首位。
“我们现在是国内少有的彻底实行国际化聘任的学校,教授都是全球公开招聘。”海闻告诉记者,世界一流大学的师资和学生应该是来自全世界的。
“研究未来10~20年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化的师生环境建立起来了,在海闻看来这还不够。“中国正走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要缩短与世界强国的差距,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关键,我们要培养更多拥有复合知识、国际视野、历史使命的国际化人才。”
抱着这样一个宏愿,深研院在学院教学方式、学校管理和研究内容上迈出了坚实的国际化步伐。
作为中国唯一一所引进美国法律教育模式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学院,深研院的国际法学院力求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为中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跨国人才,同时搭建高层次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
采访中,海闻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一位法国老师在考试之前,让学生先思考一个小时,之后再考试。然而待考卷发下来后学生们傻眼了,他们发现老师让思考的内容跟考试完全无关。于是,考完试很多学生便跑到校长办公室去告状:“老师浪费大家时间!”后来海闻才了解到,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法式教育法。
“这种方式也许很多学生都不喜欢,但作为一名国际化的人才,你必须要习惯和了解世界是多元的。”海闻说,他希望学生们不出国就可以在这所学校里感受到多元的国际化气氛。
北大国际法学院跨境辩护中心,每学期招收8~10名高年级学生,并为在校学生提供在美国政府机构和上诉法庭打官司的机会。2011级国际法学院研究生刘幸儿说:“法学院的学术资源非常丰富,来自哈佛、耶鲁等学界的‘大牛’们都齐聚在这里,向学生近距离传授当今世界最新的法学发展。我们最挣扎的就是选课的时候,因为谁的课都舍不得放弃。”
深研院的国际化办学思路,决定了这个校区在学科特色上一定要注重前沿与交叉,用海闻的话来说:“我们要研究未来10~20年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未来10~20年社会上需要的人才”。
“一起长成生机勃勃的‘北大森林’”
在深研院,所有文件全部为双语,重要会议全部讲英语。不仅如此,深研院在后勤服务、行政管理等方面也努力实现与世界知名大学接轨,院里还首创行政队伍聘任外籍人士的做法,目前已有5位外籍行政员工全职服务。这里的教授实行“聘期考核制”,每年评估,聘期内不合格就要离开。
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的思维训练,直接带动了北大深研院学生科研水平的提升。在活跃的科研氛围中,研究生的专业方向科研也频出硕果。刘渭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IC顶级期刊JSSC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这是北京大学学生首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该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龚建贤等同学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化学杂志美国化学会会刊上,由于该研究的重要性,《自然》杂志将该论文作为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重点推荐。
远离北大本部的深圳研究生院,它的办学试验能够取得成功吗?这是深研院创办之初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现在,北大深研院以筚路蓝缕、开拓创新的精神,向人们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一个充满生机的国际化校区已经赫然矗立在生机盎然的南国深圳。
采访结束时,海闻指着深圳街头的榕树对记者说:“如果说北大是一株拥有百年树龄的参天榕树,那么,北大深圳校区就是根源于北大母树的一棵子树,但终有一天它将与母树一起长成生机勃勃的‘北大森林’。”(本报记者 易运文 本报通讯员 杜 艳)